宝 鸡 市 民 俗 风 物 凤翔彩绘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历史悠久,盛于明代,现在较集中产于纸坊镇六营村。该村是凤翔彩绘泥塑生产的专业村,该村多半农户都会制作千姿百态、造型逼真、色彩鲜艳的泥塑。在村户的炕头院落,随处可以看到农民艺术家在制做塑泥绘彩的身姿,也可以看到各种成品和半成品泥塑作品。凤翔县彩绘泥塑用膏泥为胎,掺以纸筋,塑制成人物、动物等各种形象,然后饰以彩绘。造型生动夸张,颜色艳丽,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中国一绝”。 六营村生产的彩绘声绘色泥塑已弛名国内外,出口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吸引法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民间艺术团队多次专程考察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参观后说,凤翔彩绘泥塑是献给世界儿童的最好礼物。 岐山臊子面 以“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而著称的岐山臊子面早已享誉三秦,遍及全国。近年来,由岐山县北郭乡的北郭村、堰河两个村组建的臊子面协会,挑选100家农户,作为“岐山臊子面民俗村”定点接待户,开展“住农家小院,品尝正宗岐山臊子面,领略周原古老民俗风情”的特色旅游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 西府社火 西府社火即宝鸡社火。因宝鸡地处关中西部,历史上属凤翔府管辖,又称西府。西府社火是在继承我国周、秦、汉、唐时期的百战、散乐和古代锣鼓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民间群体性游艺活动。 宝鸡地区每年在春节期间开展社火游演活动,尤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最为集中。游演社火,主要是庆贺丰收、保佑平安、辟邪惩恶,内容多以神话戏剧故事为主。主要类型有步社火、抬社火、马社火、车社火等;社火游演时,旗幡招展,鼓乐开道,炮声震耳,非常热闹壮观。陇县社火古韵浓烈,表演古朴,每年正月十五前后进行游演,吸引周围上百里群众前去观看。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盛于明代,流传至今,曾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之一。现木版年画较集中产于郭店乡南肖里村,产品有门神、十二生肖等一百多个品种。著名木版年画艺人邰立平,是过去世兴画局传人,常年从事木版年画的创作并销售。 宝鸡剪纸 剪纸艺术在宝鸡地区农村普遍流行,以凤翔、千阳剪纸而较著名。 宝鸡剪纸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用于窗花、鞋样、炕围等家庭生活和喜庆活动,取材有戏剧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等。如《西游记》故事中的唐僧取经,《红楼梦》人物林黛玉、贾宝玉,《水浒》中的武松打虎等。另外还取材于花鸟虫鱼、几何图案、现代人物等,尤其是花卉美景最为丰富,以牡丹为多见。 宝鸡剪纸不用图样,完全出自艺人之手,随心所欲,挥剪立就,且风格独特,不拘一格,形成朴实、大方、活泼、明快的西府风格。 现剪纸多在腊月集市销售,宝鸡各旅游景区(点)也有出售。 凤翔草编工艺品 草编制品是凤翔农村世代相传的一种家庭副业。草编取材于麦杆、玉米皮等,由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编成草辫,经薰蒸、染色,再缝制成各种器物。“凤翔三绝”(西凤酒、东湖柳、女人手)中的“女人手”,就是因此而来。 凤翔草制工艺品始于明,盛于清,到现在有200多个花色品种,如太阳帽、工作帽、各种草提蓝、海滨席、沙发垫、手提包等,做工精巧,造型美观,样式新颖,经济实用。 民间刺绣 宝鸡的剌绣艺术源于民间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实用品、装饰品、陈设品等。在农村一般实用的有肚兜、帽、鞋、手套等,装饰品有香包、百花帐、烟荷包等,陈设品有门帘、窗帘、桌围、被面、枕头等。 宝鸡刺绣所用绣线及原料虽不如“四大名绣”精致艳丽,但却古朴、夸张、简练,许多刺绣品带有人格化的特点,可谓匠心独特。 宝鸡各旅游景区(点)大多有销售。 民间工艺美术品 宝鸡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古朴庄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北方农村气息。工艺美术品有剪纸、剌绣、雕塑、花灯、有制品、编织品、面制品、纸制品等八大类。特别是在千阳县广为流传的剪纸窗花,陶塑狮子,布拼马夹、青蛙耳枕、香包、鞋垫等工艺美术品构图巧妙,形象逼真,具有独特风格。 目前,千阳县已成立了民间工艺美术公司,许多精品被选送赴国内外展销。 李继友社火马勺脸谱 社火马勺脸谱由民间美术家李继友先生独创,获国家专利,被称为“马勺李”。其社火马勺脸谱有数百个品种,风格独特,富有民间气息,极具收藏和观赏价值。 李继友先生先后出访日本、法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品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欢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美术大师”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