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镇地处渭河北岸川道,北依渭北高原,南临渭河,西距虢镇10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西宝中线、阳蔡北线、南线等公路穿镇而过。 全镇共有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162人,镇党委辖建立了46个基层党组织(农村15个、社区1个、驻镇单位5个、非公企业25个),党员1907名。耕地面积27465亩,镇盛产小麦、玉米、蔬菜、猕猴桃等农经作物,是陈仓区的工业强镇,经济大镇。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649元。全镇主要有化工、机械加工、建材、食品加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企业,带动了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投资4000万元新建通村公路里程132.7公里,村内街道硬化率达到90%;投资1972万元,实施了15个村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修排水渠20.8公里,退水渠路桥8座,打机井38眼,维修灌溉渠40.5公里,灌溉设施56处,全镇15个村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投资300多万元的关中百镇建设、商业步行街、旧市场改造等项目已经建成投用;总投资2500万元的重点镇一期道路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的西宝中线改造提升全面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的法士特大桥已建成投用;投资8000万元的禅龙寺旅游观光项目基本建成;完成15个村电网改造升级;镇文体中心建成投用;改建2所公办幼儿园,1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到位。 镇政府驻地街区市场繁荣、学校、卫生院、邮政、银行、工商、税务、电信、公安、土地、粮站等服务职能部门齐全,群众办事方便。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先后有延长石油、大工纸包装、蓝盾防火门制造、新惠瑞农业特种纸业等十五个项目在阳平落地生根,为全镇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机械铸造、设备制造、轻工纺织、油品化工、食品加工、印刷包装等支柱产业强劲发展,全镇共有各类大中小型企业2638户,其中年产值上千万元企业25户。我镇曾经位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强镇之首,6个村进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百强村。镇政府先后荣获了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卫生镇、省级环境优美镇、全市农民增收工作先进镇、市级通村公路建设先进镇、市级综治维稳先进镇等荣誉称号,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行政管辖;阳平街道、窑底村、新秦村、联合村、宁王村、晁阳村、五星村、三联村、港头村、宝丰村、东风村、野寺村、大帐寺村、西枸村、东枸村、第六寨村,共16个行政村社。
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党团组织建设、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及党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络、保密、老干、档案、目标考核、关心下一代、大学生村官管理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党务政务信息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全面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承担镇党委、政府机关日常事务、深化改革等协调落实和督促检查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2347 人大主席团办公室(总工会、机关工会):主要负责人大、宣传、统战、精神文明、气象、工会、机关党支部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重点项目办公室):主要负责规划、发改(物价、粮食)、重点项目、工信、环保、招商、商务、供销、统计(固投)、新农村建设、通讯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1198 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基础设施管理办):主要负责住建、交通、国土、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入户工程、电力、燃气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民政办、综合文化站、社会保障服务站):主要负责民政、社保、残联、老龄、宗教、社区管理、科协、文化、旅游、广电、卫计(爱卫)、妇联、疾控、邮政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388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维稳办、信访办、司法所):主要负责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法、司法、依法行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3892 脱贫攻坚办公室:主要负责脱贫攻坚、教育体育等工作。 纪检监察办公室:主要负责纪检、监察、监督执纪问责、效能督查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农业综合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主要负责市场监管、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2345 武装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应急办):主要负责武装、安全生产、应急、消防等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2119 财政所(后勤服务中心、财政服务大厅):主要负责镇财政税收、资金财务、资产管理、经费工资保障、机关后勤管理、人事编制、审计、金融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电话:0917-6662071
上一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体系目录清单 》》》 下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