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渭河之舟 说起蒸碗豆花,并不知蒸碗豆花的出处,一直以为它是关中的独有小吃。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长江以北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林林总总不下百十个品种;蒸碗豆花基本做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卤汁的变化。比较之下,尤以四川的最为有名,但也不乏更有特色的。 我最难忘的,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马道巷的蒸碗白玉豆花; 这家蒸碗白玉豆花是马道巷的街摊,摊位不大,也就两三张茶几、十多只小凳,但生意却很火爆。初吃蒸碗豆花的时候是被摊主清亮高亢的吆喝声所吸引,当你正在行走马道巷的时候,拥挤噪杂的街道中突然传来一串串地道的西府叫卖:“蒸碗热豆花,又白又细法;吃了一下想二下,味道不好把碗砸!”掩盖了周围所有的喧嚣,声音极富穿透力,勾着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尝尝这蒸碗热豆花是什么味道?很快,老板在多层蒸桶内端出一碗己蒸好的豆花,水嫩洁白的豆花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一碗还散发着微微热气的豆花上,浇上秘制的蘸水,淋上油泼的辣子,撒上煮熟的黄豆、咸菜丁、香菜末、韭花酱等,一碗豆花就算齐活了。那豆花,嫩滑得简直无法想象,你都舍不得搅散它们,勺子在碗里稍微那么一动,豆花们就全滑走了,捉不住。入口瞬间,那种嫩滑,韭花香刺激着舌尖,爽口得让你觉得快意无比。
 在我们吃着豆花的同时,老板还在扯着嗓子不停地吆喝,逮着闲空给我们聊上了他做豆花的经历,他制作蒸碗豆花已有十多年。说起制作方法,他笑着说并不难。首先,将黄豆洗净放入水中浸泡四五个小时,然后捞出沥干,分批放入石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磨成生豆浆,再将生豆浆倒在铺有纱布的滤网上,去掉杂质。最后一步凝固尤为重要,将适量的特制鹵水倒入滤好的豆浆中搅拌均匀,分别盛入备好小碗中放入蒸桶蒸几分钟,豆浆就凝固成了豆花了。“豆花不仅好吃,而且很有营养,经常食用还有降血脂的功效。”老板兴致勃勃地说,他本人天性就很喜欢吃豆花,尤其他家点豆花的鹵水是用草药灰秘制的,不但能提高豆香,上火的时候,两碗豆花下肚,再大的火气装也都能消散了。我用勺子舀着豆花细细品尝,入口嫩而不松、滑而不烂,味蕾慢慢感受着鹵水清淡的草木香味及豆花滑嫩的口感,味道真是爽呆了。不一会,整碗豆花就滑溜进了肚子里,口齿间还残留着香辣滋味,豆香久久弥漫。味道相当赞哦!在这样的美味中分享快乐,似乎已经忘记了初识的那份生疏感。 在没有冰淇淋、冷饮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炎热的夏季,当街头传来“卖豆花嘞……”的叫卖声,许多人都会买上一碗水嫩的豆花,吃完后顿觉暑气消散一空。一碗蒸豆花5分钱,好吃又解暑,大人小孩都爱吃。那时候白玉豆花一天能卖三四百碗,每斤豆子能做15碗,那原材料黄豆每斤2毛左右,大致能盈利5、6毛钱。他每天做二十多斤豆子的话,就能赚到十多块钱。哦!我那时候的工资才19元! 豆花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豆花性平、味甘;有补虚损,润肠燥,清肺火,化痰浊的作用。
如今,街头到处都是卖豆花的身影,只不过点豆花的鹵水都统一为葡萄糖内脂,吃法也有了很多变化,除传统吃法外,新增了适合南方人的加糖豆花,加胡辣汤的对半豆花,有甜、鲜、酸、麻、辣等各路口味。但缺少了传统豆花的叫卖和内涵,这些只能深藏在许多西府人的记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