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民间组织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组织,是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总称。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2.我国管理民间组织的基本方针 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是我国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具体的说,就是一手抓培育发展,帮助民间组织建立自律机制,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在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不断地完善、发展和壮大自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手抓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打击非法民间组织,确保民间组织队伍的纯洁性,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我国的民间组织管理体制 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我国的民间组织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4.我国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哪个部门?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现行法规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各类民间组织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统一由相应的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其他任何部门均无权审批和颁发证书。 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5.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履行哪些监督管理职责? 负责民间组织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民间组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负责民间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和人事管理的领导;负责民间组织年度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间组织的清算事宜。
6.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履行哪些监督管理职责? 负责民间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或者备案;对民间组织实施年度检查;对民间组织违反登记管理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民间组织违反登记管理条例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7.民间组织建立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应当由哪个部门审批? 由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共产党组织审批。因为业务主管单位不仅担负着对民间组织进行业务指导的职责,而且担负着人事管理的职责,与民间组织的联系比较紧密,因而应当承担所主管的民间组织建立党的组织的工作。
8.我国的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管理,这既是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职责,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它们的职能作用;二是坚持统一登记管理,即民间组织统一由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其他任何部门无权审批和颁发证书;三是坚持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按民间组织活动地域分级登记管理;四是坚持稳步发展,使民间组织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内在质量和整体素质。
|
|
|
|
|